说实话,在看《中餐厅》之前,对丁禹兮仅停留在“认识脸”的层面,而且,他的脸也不是叨姐喜欢的类型。
但两三期节目看下来,发现他情商挺高,挺讨人喜欢的。
这一季节目是“创业季”,餐厅里什么都没有,所有的物品都需要购买。
虽然有上一季留下的启动资金,但钱还是比较紧张的。
看过《中餐厅》的都知道,林大厨采购起来,那叫一个花钱如流水,谁都拦不住。
丁禹兮看到大厨在超市一顿往购物车放东西,立刻找到管钱的沈月,让她跟自己一起陪林大厨采购。
实际上就是管着点。
大厨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意图,提出质疑:专门来盯着我的吗?
虽然确实是,但也不能承认啊。
沈月说:我们是来帮您一起看一看。
丁禹兮的嘴更甜:我们是来给大厨打下手的。
他行动力也很强。
大厨想要买大汤锅,丁禹兮劝他可以买两个小的,价格更合适。
大厨怀疑89.9不是小锅的标价,丁禹兮马上拿着价签和锅去跟营业员确认。
还很有担当。
大厨答应买小锅,但要买4个。
丁禹兮提出只买两个就够了。
大厨威胁说,要是不够,你们负责。
丁禹兮马上冲着镜头表态:如果不够用,我来解决。
虽然目的是拦着大厨“乱”花钱,但他拦得很有技巧。
大厨看厨房机,他问:是和面的吗?或者到时候您教我,我来和。
大厨看脱水用的篮子,他说:我来甩吧。
大厨想买8升的锅,他说:一个厉害的大厨,6升和8升对他来说不是挑战,对不对?
大厨都被他逗乐了,表示:说得也有道理。
大厨听劝,主动放弃了一口锅,表示不够再买,他夸夸:大厨你好好呀。
大厨也给予积极回应:我被你们的真心感动了。
等待沈月过来“视察”情况,丁禹兮又马上夸赞:大厨真的特别开明,并让沈月也赶紧夸大厨。
林大厨吃软不吃硬的特色,可是被丁禹兮看透了。
林大厨也把丁禹兮的言行看在眼里。
两个人一起去餐具专卖店,上车后,丁禹兮感慨:创业真不容易。
大厨表示:你可以,你做事挺有勇有谋的。
丁禹兮还想客气,说跟着林大厨能学到东西。
林大厨反而“不客气”了,说起肺腑之言:我觉得这是你本身的性格。其实我知道的,有时候我们买东西也会有点烦躁,你讲话会让人很舒服。
丁禹兮也回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咱们林大厨从昨天那个时候开始罗列厨具,一到餐厅之后立刻就去找食材,看餐厅的状况,你的脸上是洋溢着喜悦的,因为你对厨房真的会有安全感。
所以我也能体会到如果一个厨师如果没有非常好的武器,他其实会有一些些担忧。
这段话就能看出来,丁禹兮的共情能力也是蛮强的。
在共情之后,又点出大厨其实是很有责任感的,大家的目的都是想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多花钱。
话都说到这里,林大厨也讲出了自己的担忧。
毕竟走出国门,代表的就是中国菜,如果味道不好或者品质不好,会影响大家对中餐的观感。
丁禹兮马上安慰:我完全感受到了你对于这个使命和责任的重视,所以,我觉得你也是需要被人所包裹和站在你前面的。
感觉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林大厨说,你也是需要被“包裹”的。
可以想象,他这样在国内风光的国宴大厨,又是中餐厅的元老,听到小年轻对这样讲,得有多感动。
大采购之后,超市原本答应有车帮忙把货送到中餐厅。
但国外的工作效率着实太低,大家等了又等,车一直在延迟。
看到林大厨很烦躁,丁禹兮又开启夸夸模式,你今天辛苦了,教我如何讨价还价。而且离有一句很棒的话就是,给他们挣的钱,都要从他们身上挣回来,太酷了。
安抚完大厨的情绪,他又不断地跟工作人员催进度。
给每个人反馈目前的情况,找能坐的东西给大家坐。
甚至还跑去帮超市的人推了购物车,简直不要太贴心。
在节目里,丁禹兮还有一个高光时刻。
开业前,他跟黄晓明,飞行嘉宾岳云鹏一起出门揽客。
几个人一路走到了第一期节目,丁禹兮跟林大厨打工的那间餐厅。
当初,他们忙了一天,只收获了两个碗。
黄晓明提议去邀请餐厅老板,丁禹兮大方同意。
在完成邀约后,丁禹兮跟前同事来到阳台,看着街上的行人,他即兴发表了一段英文演讲。
“事实上,我会告诉每位朋友,我们要开一家中餐馆,我们今天就要开业了。所以,这是个好时机,如果你有时间,欢迎光临。”
然后,他又用中文说了一遍,到底是母语,表达起来更加自如。
他说:“非常欢迎各位朋友来到中餐厅,品尝我们中国大厨做的中国美食,希望给各位第一次品尝的或者过去品尝过中国美食的朋友们一次新的感受。让大家看到,我们一群中国的团队是如何在丹吉尔仅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启动运营一家正常营业的中国餐厅,什么叫做中国速度。”
最后,他还用中文教大家怎么说餐厅的名字。
当在场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一起用中文喊出“中餐厅”的时候,还怪燃的。
这段演讲不仅语义清晰,还上了价值,丁禹兮的表达能力确实可圈可点。
叨姐忍不住又要说了。
真人秀真的是双刃剑,是吸粉还是掉粉,艺人真是各凭本事。
丁禹兮这就属于正面案例。
上一篇:餐吧里的“国际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