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院火了一部电影,那就是《南京照相馆》,电影创下了很多票房纪录,提到2025年的华语电影,不得不提《哪吒2》,这部电影成为华人之光,创下了各种傲人的纪录。
只是没有想到后续上映的众多华语大片,再也没有一部能取得优异票房成绩的佳作,直到《南京照相馆》的出现,这部电影成为《哪吒2》之后,首部单日票房破亿的电影。
在过去历史题材的电影,通常受众范围较窄,如今《南京照相馆》让观众刮目相看,让大家明白,只要用心制作电影,原来历史题材的电影也可以出圈。
影片聚焦南京大屠杀期间一家普通照相馆,通过“洗照片”这一核心动作串联起七个普通人的命运。导演申奥摒弃宏大叙事,转而以“拍照片、洗照片、传递照片”为主线,让观众跟随角色从“苟活”到“觉醒”的转变,见证普通人在绝境中守护真相的过程。
这种叙事方式既避免了历史题材的空洞说教,又通过具体细节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电影中众多演员都呈现了精湛的表演,人物塑造的非常立体,展现了人性复杂形态,影片成功刻画了多个性格鲜明的角色。
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从最初的精致利己者到最终为传递照片壮烈赴死,其转变轨迹拒绝英雄主义神话,展现了良知如何压倒生存本能。
王传君饰演的翻译官王广海,在生存与良知间挣扎,其谄笑日军时的抽搐嘴角、独处时灌酒的癫狂,拼贴出合作者困境中的灵魂撕裂。
高叶饰演的演员林毓秀,从怀揣明星梦的普通女子,到将罪证底片缝入旗袍的文明传承者,其角色弧光完整且动人。
王骁饰演的照相馆老板老金,从躲在暗房的普通人,到举着相机冲向日军大喊“老子就是拍照片的!”的抗争者,展现了普通人的觉醒与勇气。
这些角色没有脸谱化处理,而是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让观众在战争的极端环境下看到恐惧与勇敢、自私与牺牲、懦弱与觉醒的交织。
与电影创造的票房纪录相比,电影创达的主题价值观,更值得褒奖,影片通过艺术化呈现历史,激发观众对先辈的感恩与奋斗精神,其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远超票房数字本身。
影片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光影艺术传递民族记忆与奋斗精神,而非单纯追求票房数字,这种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正是其最珍贵的纪录。
相信看了电影之后,每一位观众都会沉思,正如影片中那句“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今日之中国,早已告别“照片即罪证”的屈辱,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仍需铭记。
先辈热血未冷,吾辈当以自强为剑,以奋斗为盾,让“南京照相馆”里洗出的不仅是历史的伤痕,更是未来中国的光明底片。 这或许就是电影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