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仅四万粉丝的AI女演员蒂莉·诺伍德出道事件,惨遭好莱坞各界人士的强烈抵制。
蒂莉·诺伍德原本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秀演员”,她在今年5月才开始发布社媒账号。尽管她光鲜亮丽、妆容精致,但目前也只有4万多名粉丝。诺伍德并非一位真人,她是由英国制作公司Particle 6使用AI技术创造的虚拟角色。
荷兰制片人艾琳·范德维尔登是诺伍德这个角色的主创。在今年9月底开幕的苏黎世电影节上,范德维尔登公开宣布将有经纪公司与诺伍德签署代理合约,“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大家就会看到行业的新进展”。
此后,英国公司Particle 6推出的AI虚拟演员蒂莉·诺伍德(Tilly Norwood)被指控未经授权使用大量真人演员的表演素材进行训练,且未支付报酬或取得许可。
蒂莉主演的首部AI短片《人工智能专员》,剧本由ChatGPT编写,更是惨遭媒体狠批:表情僵硬、牙齿渲染失真、台词机械,被剧评家形容为“陷入尖叫的恐怖谷效应”。观众反馈其“伪人感”强烈,缺乏情感共鸣,甚至引发不适。
荷兰制片人艾琳·范德维尔登(蒂莉主创)辩称其是“可互动的数字艺术品”,类比动画或木偶戏,旨在开拓叙事形式而非替代真人。
支持者认为AI可解决高片酬、演技差、档期冲突等行业痛点。例如香港TVB已推出全AI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制作方宣称AI演员可降低90%制作成本,强调“稳定高效无塌房风险”。
但是,这一数据被质疑夸大且未经独立验证。演员群体担忧,若放任AI演员商业化,新人、特型演员等弱势群体将首当其冲被淘汰。
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声明强调,其本质是“窃取表演的计算机程序”,直接威胁演员生计并贬低人类艺术价值。
金球奖影后艾米丽·布朗特听闻事件后惊呼:“完了,我们全完蛋了!”她呼吁经纪公司保护人类演员的工作机会,并捍卫观众与真人演员的情感联结。
乌比·戈德堡认为,观众能够分清真人与AI的区别,“因为你可以看到眼神里有没有光芒”。玛拉·威尔逊等十几名演员呼吁娱乐经纪公司不要与AI演员签约。“你们有几百名年轻漂亮、演技优异的女性演员可以挑选,为什么非要选择虚拟角色?”
蒂莉的出道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技术革新与传统行业的深层矛盾:当资本追逐“永不疲倦的完美偶像”,人类演员用愤怒捍卫的不仅是饭碗,更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替代的人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