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据M大数据统计,上周共上映9部新片。大盘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周里,全国院线放映总场次达260万场,周票房达6.56亿元,观影人次约1639万人次。2025年总票房含预售达到455.9亿元。

【一周M指数榜单】
M指数-市场指数TOP3
第三名:

M指数-口碑指数TOP3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M指数-传播指数TOP3
第二名:
第三名:《惊天魔盗团3》

【一周M数据观察】
回望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实现历史性突破—以154.46亿票房刷新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破百亿影片,映后三周仍现“逆跌”盛况,9%的“二刷”观众占比是普通影片的三倍。彰显出优质内容的强大吸引力。

这一年,IP电影继续领跑市场。年度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多数坐拥强大IP根基。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映前30天热度超非IP影片数倍,首日票房爆发力十足。

但《浪浪山小妖怪》打破了“IP即王道”的固有认知—它映前热度在年度前五影片中垫底,首日票房仅5100万元,却凭口碑发酵实现逆袭,次周票房环比暴涨237%,圈粉20至39岁全年龄段观众。而年度票房前十中有四部高口碑驱动影片,这标志市场正回归内容本质。

值得关注的是,情感共鸣成为市场新引擎。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与等主流影片通过历史叙事引发集体记忆。《南京照相馆》采用"低开高走、次周逆跌"的票房曲线,30岁以上观众占比达68%,显示出历史题材的独特感染力。

与此同时,“她经济”持续发力。2025年TOP10影片中,8部影片的女性购票占比超过58%,《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更达到77%。女性观众不仅在爱情片中占据主导,更在武侠、历史等传统男性向题材中成为消费主力。

从IP长线运营到口碑逆袭,从情感共鸣到女性消费崛起,202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正迈向更成熟、更多元的发展新阶段。未来,唯有持续深耕内容品质,尊重市场规律,才能推动中国电影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健前行。

【一周M数据评析】
本周我们邀请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倪骏为我们评析一周大数据。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站在中国电影120年的重要节点上。今年的评委倾向格外明确:鼓励年轻、鼓励创新、鼓励演好角色、讲好故事,鼓励电影与时代和观众同频共振。

首先,从最佳故事片的胜出可以看到现实主义的再次回潮。这部 2024 年贺岁档票房与观影人次双料冠军,以 94.3 的高分连续四周登顶口碑榜,成为2024年度M口碑最高剧情影片。

和也凭借该片获得了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的年度口碑导演和年度口碑女演员。不难看出,金鸡奖正在强调:越是时代快速变化,越需要回到生活本身。

其次,今年最佳导演授予与。他们执导的《唐探1900》打破该系列海外取景惯例,耗时9个月在乐陵搭建228栋实景建筑,6000人参与建设,影片上映后更带动乐陵影视城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超70万次。

这印证了中国类型片正在进入“创作者中心时代”:既要工业化体系的稳定输出,也要年轻导演敢于突破的创新力量。类型片的未来,不是模仿,而是建立自己的文化表达。

今年金鸡奖最值得被记住的一幕,是凭获得最佳男主角。这不仅因为他的表演足够成熟动人,更因为这是他四次提名、第一次最终获奖。

该片曾夺得2024年12月票房与观影人次双冠,并获得了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的年度口碑影片。易烊千玺的这次获奖,既是对他持续磨练演技的肯定,也是金鸡奖向所有年轻演员发出的信号:真正的价值来自人物,而不是流量;来自沉淀,而不是声量。

的最佳女主角、袁富华和钟楚曦的配角奖,也共同呈现出一个方向:整体表演质量在提升,人物谱系更完整,群像更有力量。

而在技术层面,在摄影、录音、音乐等多项奖项中的表现,以及《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获奖,再次印证中国电影工业化能力的整体拔高。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已从“补短板”迈向“树标准”。

在中国电影的蜕旧变新期,金鸡奖给出了清晰的方向:让创作更年轻,让探索更勇敢,让人物更真实,让故事更动人,让工业更扎实,让中国电影更自信。

【本周好片推荐】
本周推荐新片:《狂野时代》

在荣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时,易烊千玺曾向观众真诚推荐: “我的新电影《狂野时代》要上映了,它是一部很美的电影,希望大家观看”。

这部由执导,易烊千玺、主演的影片,此前已斩获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特别奖。

影片构筑了一个人类丧失做梦能力的未来世界,聚焦仅存的仍沉溺于梦境幻象的“迷魂者”的故事。

导演毕赣以诗意的叙事手法,将这场梦境划分为六个篇章,每段相隔二十年,串联起跨越百年的电影史。

其中,易烊千玺突破性的多重演绎极具张力,让影片成为感官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正如影片所喻,梦境与现实、电影与人生的循环,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回响与深思。
